上一页|1|
/1页

主题:住建部全国抽查公积金 6万亿公积金去向遇考问

发表于2014-09-05

昨日起,住建部组成10个检查组,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的2-3个城市进行公积金使用等情况的抽查,全国缴存总额超过6万亿元的公积金管理情况到底如何,将在年底前形成最终的答案。不过,就在本轮检查开始的同时,有关公积金制度改革的讨论也再次掀起,提取门槛越来越高、地方制度设计不合理凸显、国家政策改革屡次“爽约”等问题已经逐渐暴露在了公众的监督之下。

门槛一再提高,如何惠民

提取公积金越来越难是很多缴存人近年来最大的感触。日前,国管公积金中心发布通知称,今后再提取住房公积金时,提取人还需提供本次提取所提交购房合同的房屋买方姓名、合同编号及网签密码,并如实申报本次购房是否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提交相关材料,国管公积金中心及受委托银行将对购房行为的真实性进行核查。这是继今年初出台首次贷款结清后再贷须等五年等政策后,国管公积金再度收紧政策。

有业内人士坦言,国管公积金中心增加这一门槛是为了核查购房行为的真实性。“由于近年来骗取公积金购房贷款的情况较为严重,路边、网络上‘代取公积金’的违法经营行为屡禁不止,让大量公积金意外流失,提高门槛是相关部门为卡紧提取关口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坦言。

有知情人士甚至表示,由于目前公积金使用中,个人贷款余额占缴存余额的比例太高,而公积金中心却需要留下足够的钱,用做提取等用途的放款,所以,今年以来,国管公积金在贷款、提取等方面都做了层层限制。“政府在控制购房信贷政策的时候将公积金购房贷款也遏制住了,让民众不能充分地享受自己缴存公积金带来购房便利的话,管制的方法可能就需要进行调整了。”陈宝存表示。

屡次改革“爽约”,谁之过

“其实,门槛提高得不合理等问题产生的根源,还在于我国的公积金制度改革步伐缓慢。”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恩平表示。据悉,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条例》作为国务院为加强公积金管理、维护公积金所有者合法权益等而制定的政策,仅在十多年前进行过一次修改。此前,业内有消息称,2011年住建部曾提出将第二次修改住房公积金条例,并提出了时间节点,但最终却于2012年和2013年两次“爽约”。

公积金国家起初的宗旨是,有助于工薪阶层转变住房分配机制,将住房的实物福利分配通过住房公积金的形式转变成货币工资分配,是减轻缴存人买房压力的一种制度和机制。“现在福利分房转化为产权已基本完成,缴存公积金的公薪阶层也由小户型向改善型和舒适型发展,而配套的公积金监管法规仍停留在‘初级阶段’。”陈宝存表示。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纷纷突破法规,解禁使用范围,调整和降低公积金提取门槛,转向支付物业费、房租等项目。

对于至今仍“难产”的公积金管理条例到底卡在哪,有专家表示,相关条例修改缓慢主要是由于利益博弈还没有结果,比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就是否划有统一的缴存比例存在巨大争议等,这也反映出公积金管理缺乏法治,存在被既得利益所绑架的问题。因此,陈宝存、李恩平等业内人士期待的公积金制度改革能通过顶层设计为地方部分混乱的公积金管理制度提供调整方向,突破现有制度不合理为住房公积金发放设置的瓶颈。

公积金办理+咨询 头像有联系方式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