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开发商制造热销假象 楼市小阳春是"房托"撑市

发表于2009-09-22

信息时报记者 徐 凤 张金娜

开发商人为制造热销假象频现,专家指出此举更易导致楼市虚假繁荣

年初至今的广州楼市,排队买房似乎让人们看到市场一些回暖迹象的同时,无疑也成为人们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一边厢,开发商吆喝着再现排队购房、接近“日光”的场面;一边厢,业内人士及购房者揣测声不断。那么究竟有哪些人在排队买房?日光盘能信几分?信息时报记者经过暗访发现,近期,开发商及代理商借机“炒作”、以楼盘热销的假象使购房者“下套”的现象频频出现。业内专家认为,个别开发商人为制造热销假象,难以持续近期楼市的“小阳春”。

现象 热销背后是房托撑市

近日,家住荔湾区的张小姐爆料称,近期楼盘的排队购房现象,其实有部分是开发商有意为之的假排队。“隔壁家的刘大妈近期做房托忙得不亦乐呼,尤其是周末,一天可以赶两个盘,只需排一下队,说几句好话,200元就拿到手了。”张小姐告诉记者。

接到爆料后,记者展开了实地调查。上周末,记者在广州近郊某热销楼盘看到,销售现场人头攒动,排起了长龙,展台的桌椅也全部坐满。从购房的程序来看,看不出任何破绽,但仔细观察后发现,排队者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中老年人,这部分人显得更加活跃,不断向身边的人夸奖该楼盘配套等方面是如何的好。到了中饭时间,所谓的工作人员而非销售人员把这部分人聚集在一起吃盒饭。

随后,记者找到了张小姐所提到的刘大妈。刘大妈告诉记者:“退休在家一直闲着,近期一个在地产中介工作的亲戚告诉我,帮别人排队,不仅包吃,还有100块钱拿,想来反正没事,就去凑下热闹。”当记者表示也想参与时,刘大妈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来排队的,我那亲戚说了,一般找的都是关系户。”

一位在中介公司工作的朋友向记者透露,他曾经帮开发商物色过房托,开发商对这类房托的要求较高,希望能达到“演员”级别。“双方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开发商承担全部费用,并以房托的名义申请按揭贷款,在房屋没有被正式出售之前,开发商会定期往账户转钱还贷。房托必须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证件,每个房托都会有一个专用于开发商替还贷的银行账号。”

剖析 找托以营造旺销假象?

针对目前房托现象,不少业内专家纷纷表示,在新盘开盘前几天,开发商或代理商花钱雇些人在售楼处起起“篷头”,借此造势,主要目的还是激发潜在客户的购房欲,尤其是在目前楼市前景依然不明朗、消费者举棋不定的市场环境下。

满堂红市场部研究总监龙斌表示,找“托”烘托现场人气,在广州市场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近期开发商使用的比较频繁、手段也较之前高明,甚至出现一批具有专业水准的“托”。资深房产专家韩世同认为,对开发商而言,这种营销手法属于下策,不会维持太久,在不成熟的市场可能会有作用。“运用这种手法的楼盘,其本身的产品等方面可能并不被市场认同,如果是畅销楼盘大可不必如此。”

“需要警惕的是,从去年以来,开发商放慢了建设、销售进度,导致供应跟不上,加上小户型越来越多,不排除个别楼盘出现排队购房的现象。但也有一些销售速度缓慢的楼盘故伎重演,再度使用房托撑市、少量多批等方式推盘,以制造紧张气氛,促使买家下单。这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开发商的资金链尚紧,回笼资金迫切等原因所致。”房产专家吴定金表示。

番禺南英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单宗富表示,个别楼盘人为制造热销场面对目前楼市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更容易导致楼市的虚假繁荣,并误导了消费者,也不利于房地产业的长远发展。

开发商 人为制造热销很普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

上一页|1|
/1页